查看原文
其他

接连被新华社和《新闻联播》报道,厉害了中车劳模!

中国中车 2022-04-25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中车有12位劳模获得表彰。


来自中车长客股份的技术工人罗昭强,作为中车劳模、高铁工匠的代表,先后接受了新华社和央视《新闻联播》的采访和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近他,感受劳动模范的风采。



一辆高铁从制造到完成,调试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今年刚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中车长客调试车间高级诊断组技术负责人罗昭强就是一位高铁车辆调试人员。今天(11月26日)的《劳动者之歌》,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


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罗昭强正在对第五代“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调试实训装置进行紧张的调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车辆调试人才短缺现象逐渐凸显。2015年,已经43岁的罗昭强半路出家,从一名顶级维修电工转行当起了调试工。从那时起,他的手机、电脑里存满图纸,每天早晚坐班车都在研究。



经过疯狂补课,罗昭强完成了岗位的转换。他发现动车组价值高昂,如用实车培训,代价很高。为破解这一瓶颈,罗昭强和团队自主研发出这套整车调试模拟实训装置,大幅压缩了培训成本。这项成果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截至目前,罗昭强已经先后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动车组关键调试装备,540件成果在动车组调试工序中得到广泛应用。2016年,罗昭强摘得了有“工人院士”之称的“中华技能大奖”。眼下,依托公司组建的首席操作师工作站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又开始开堂授课,为国家培育更多调试技能人才。 



▲11月25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罗昭强(右一)与同事研究高铁列车网络实验装置。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8岁的全国劳模罗昭强,是一名高铁技术工人。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老罗相对论”尽人皆知——把一天“掰”成两天过。


早7点到单位,晚7点回家吃饭,先睡两小时,起来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然后再睡个“回笼觉”,6点准时起床——这是“老罗”多年来的时间表。


▲11月25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罗昭强(右一)与同事检查复兴号高铁列车的电气系统。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冬日早6点,长春晨色晦暗、寒风凛冽,罗昭强开始了新的一天。


“最近事情多,加班多。”早班车上,罗昭强笑着对记者说,“幸福属于劳动者。”车窗外,车很少,偶有行人闪过。


车子晃晃悠悠,老罗的思绪回到从前。第一次看到动车组,老罗才30岁出头,漂亮的高铁造型让他着迷。


当时他暗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干上高铁。


没日没夜苦学了一年多,罗昭强如愿以偿,成为我国第一代高铁技术工人中的一员。


▲11月25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罗昭强检查复兴号高铁列车装置的工作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班车到站刚好7点,老罗关上话匣子,快步进入工作室。


“把电脑打开”“你们都过来”“数据列出来”……罗昭强“连珠炮”一样布置工作。接着,他调出京张智能“冬奥高铁”的调试数据,大家研讨起来。


记者没打扰他们的工作,走进车间参观,只见一列列动车组一字排开,工人们忙碌着装配。和谐号、复兴号;抗高寒、抗风沙;混合动力、可变轨距……这里,见证着中国高铁一步步走来。


“罗师傅是工人发明家”,几位车间工人说起罗昭强,都竖起大拇指。大家说得最多的,是他发明的动车组调试技能实训装置,能模拟出牵引、制动等多个系统,新手几个月就能成为熟练的调试工。如今装置又升了级,能模拟复兴号动车组的系统。


午饭后,是难得的轻松时刻。罗昭强和同事们在厂区遛弯,远处的试验线上,动车组飞驰而过。


▲11月25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罗昭强检查复兴号高铁列车内的电气系统。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想要技术突破,别人走一步,咱就得迈两步。”他说,“中国高铁的成就,背后是无数高铁人的心血,我这点小玩意儿,连个水滴都算不上。”


下午是培训会,罗昭强主讲。桌上放着一杯水,半个下午都没动。没过一会儿,屋里传出了英语声,大家用英语再现整个调试过程。“高铁工人走向国际,英语是必备技能。”团队成员阴昀说。


“走路快、吃饭快、说话快,高铁跑得快,他也跑得快。”妻子陶萍这样形容罗昭强。有几次,他头一天晚上飞机落地,第二天一早又要飞走。


“她支持我,家里的事都是她操心。”罗昭强说。


▲11月25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罗昭强检查复兴号高铁列车的电气系统。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作为裁判,要考虑如何完善全国技能大赛规则;作为撰稿人,得继续写完轨道车辆技术规范教材;作为师傅,要为动车组操作逻辑培训备课……晚上回到家的老罗,继续“拉抻”着工作时间。


罗昭强的儿子在国外学工业设计,与国内有8小时时差。与儿子发发信息,说上几句,是罗昭强夜间最好的休憩。


“儿子和他妈妈说过,以爸爸为自豪。”罗昭强难掩开心。


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儿子突发灵感,以中国高铁为模板,画了几幅机器人造型,取名为“复兴号机甲战士”,发给了他。


“画得不错,比他爸整得好。”罗昭强自豪地说。


不觉又是夜深。




作为中车劳模的代表

罗昭强身上渗透着

浓厚的中车高铁工人精神


他们在细微工作之处勤勤恳恳

在锐意创新之时兢兢业业

在团队成长之际谆谆不倦


让我们为他们每一个人点赞




——

来源:《新闻联播》、新华社

编辑:郎超

排版:吕涛、关关

审核:徐厚广


闻道有先后,文章有遗漏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